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歌剧伤逝人物分析以涓生为例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夏”“秋”“冬”三幕中涓生的人物形象 (一)“夏” 在歌剧第二幕“夏”中,涓生的人物形象是新青年知识分子,给人的感觉朝气蓬勃,思想先进,开口说话三句不离新思想

一、“夏”“秋”“冬”三幕中涓生的人物形象

(一)“夏”

在歌剧第二幕“夏”中,涓生的人物形象是新青年知识分子,给人的感觉朝气蓬勃,思想先进,开口说话三句不离新思想。夏日小院,紫藤花架下,子君等待涓生的到来。子君告诉他,她因读《娜拉》而被叔父骂,涓生无法理解子君叔父的陈旧思想,要和子君的叔父“认真地谈一次”,子君提醒他“你忘了他上次当面骂你”,这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在涓生头上,让他顿时底气全无。这时子君上前安慰他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如同强心针一般的言语又重新点燃了涓生心中的火焰,他大胆地向子君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子君心中惊喜万分,唱了一首《我看见了什么》,大胆接受了涓生的爱情,他们沉醉在爱情中。

谱例1

(二)“秋”

歌剧第三幕“秋”中,相比之前的新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此时的涓生要多一分成熟,因为生活中除了爱情更重要的是“柴米油盐”。秋风送爽,涓生和子君终于离开了会馆,结束了之前的生活,两人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是,当时的社会怎能容忍他们这对自由鸟,很快涓生莫名失去工作,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原本的工作不可能再回来,为了生存,涓生决定另谋生路,但是他们的自由结合使周围的人都对他俩避之不及,没有哪家公司愿意聘用他,就连昔日最好的朋友也远离了他们,生活的苦难导致思想上的不和,二人的感情开始产生裂痕。此时的涓生初入社会,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与子君的自由结合会落到如此境地,他们的自由恋爱错了吗?他想要摆脱困境却找不到任何出路。生活的重担给二人的爱情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谱例2(子君唱段《风萧瑟》)

(三)“冬”

谱例3

在这一幕中,涓生已不见往日的意气风发,生活的重担让他步履维艰。此时的他再也不像往日那般对爱情对生活充满激情,工作上的失意、难以走出的困境,以及回到家中看到子君因为饥寒交迫而憔悴的面容,像一把把尖刀插在他的心上,此时的他犹如一个“怨夫”。他埋怨子君丢弃了理想,每天只知道摘花种草,甚至把脾气撒在小狗身上,子君听了爱人的一番怨言后,对这份感情彻底绝望,一曲《不幸的人生》将她受伤的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冬天来了,他们的爱情也如同凛冽北风中飘零的树叶,两人要想活下去就只有分开。涓生无奈地对子君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子君心灰意冷地离开了他。最终可怜的子君因为身心俱伤病死了。涓生得知子君的死讯,悲痛欲绝大声质问苍天:“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二、“夏”“秋”“冬”三幕中涓生的思想变化

歌剧起始,涓生的内心对爱情是向往的,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他是一个受“五四运动”影响、力图同封建思想决裂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那样的年代,他像其他热血青年一样,对于思想上爱情上的自由坚信不疑,恰好子君又是那样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新女性,这一点深深吸引着他。他们彼此互述衷肠,甜蜜美好的爱情就像夏花一般灿烂。剧情发展至第三幕“秋”,想象中甜美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好像并未到来,二人反而被“柴米油盐”捆住了手脚,就好像被整个社会孤立了一般,没有生活来源,二人举步维艰。这时的涓生发现,由于他和子君的自由结合,让两人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他感叹生活的不易,同时内心产生了动摇,他在想是不是自己错了!?他在无限的苦闷中首先理解到一点,“回忆以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其实到这里,涓生对于他与子君的感情还抱着一丝期望,因为在他看来当前遇到的问题是因为二人把爱情当作了一切,将理想扔在了一旁。然而二人的矛盾在第四幕中被彻底激化,生活的苦难已经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无处发泄的情绪让他不再清醒,他心有不甘但是又明白继续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生活的重担彻底击垮了他的信念,“人要先活下去”是他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样的结论将二人的感情引入深渊。

从性格上分析,涓生具有20 世纪2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有的“自私”“懦弱”“虚伪”的特点,这从他当初对于子君叔父的畏惧中就能看出。也正是这种性格引导他看清了现实,他得出结论“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免得一同灭亡。”在得知子君的死讯后,他再次认识到“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涓生深深感受到在旧社会封建思想面前自己想要独树一帜就免不了被社会无情打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只能选择向社会低头。他们二人的爱情悲剧不仅来自于涓生性格上的懦弱,更是因为当时社会对于他们这种爱情的打压。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网址: http://www.sxlljydkzzs.cn/qikandaodu/2021/0301/496.html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基于理论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历史功能及当代启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投稿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版面费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文发表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